close
なるほど vs. そうなんですね
💬 同樣是「我懂了」,其實語感大不同!
日文中有很多「聽起來差不多」的句子,但語感卻差很大!今天葉子要帶大家認識的,就是下面這兩句:
👉「なるほど」和「そうなんですね」雖然在中文裡都可以翻成「原來如此」或「我懂了」,但語氣和感受上可是完全不同哦~
- 📌 なるほど:
- 理性分析型的「我了解了」
- 給人一種理性、沒有溫度的感覺,甚至是經過理解重新邏輯編織後的一種“恍然大悟”的印象
- 語氣上屬於比較硬的表現(日文中稱為「かたい」)
- 通常使用在談論較正式的事情時
- 加強版說法:なるほど、そういうことですか。
👉 中文直譯:我了解了,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。
- 📌 そうなんですね:
-適合日常對話或他人經歷的分享
- 給人一種親切感,語氣中有同理與共鳴
- 屬於比較柔的表現(日文中稱為「やわらかい」)
- 適合日常對話或他人經歷的分享
- 常加上發語詞如「えぇ~」來增強語氣
👉 例:「えぇ~そうなんですね!」
👉 中文直譯:喔~原來是這樣啊~
🌱 簡單說,如果你想多用點感情進去的話,選擇「そうなんですね」會比較合適;
如果你想顯示自己的理性,就選用「なるほど」。
但最重要的,還是——讀空氣!
例如:
👤A:最近ずっと体調が悪くて……
🗣️B:「なるほど」❌(語感太硬,甚至達到白目等級哦 (✖╭╮✖))
🗣️B:「そうなんですね…」⭕(語感柔和、同理對方 ɾ⚈▿⚈ɹ)
💬 練習對話 :
A:私、大学を辞めて、今パン屋で働いてるんです。
B:
① なるほど。(感覺對方只是把聽到內容筆記起來,沒有任何同理感情)
② そうなんですね!(感受到對方的真心聆聽)
→同樣是回應,但對方感受到的態度完全不同。
A:私、大学を辞めて、今パン屋で働いてるんです。
B:
① なるほど。(感覺對方只是把聽到內容筆記起來,沒有任何同理感情)
② そうなんですね!(感受到對方的真心聆聽)
→同樣是回應,但對方感受到的態度完全不同。
✏️ 小互動時間:
如果你朋友跟你說:「我上禮拜回老家看了久違的祖母」,你會怎麼回應朋友呢?
A:「なるほど~」 B:「そうなんですね~」
留言告訴葉子你的感覺吧😉
如果你朋友跟你說:「我上禮拜回老家看了久違的祖母」,你會怎麼回應朋友呢?
A:「なるほど~」 B:「そうなんですね~」
留言告訴葉子你的感覺吧😉
📘 聊日語・聊生活|語感小教室
從日常對話出發,發現日語背後的文化語感 🌿
🔍 更多語感差異解析即將登場
本篇內容由葉子原創撰寫,圖卡則經 AI 工具協助生成,用於說明語感差異,請勿未經授權轉載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